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五龙玉龙腾飞绘美景

  发布日期:2015-12-11 19:59:58   来源:微新五龙   我有话说

听说要去当代“嫦娥”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家乡——林州市五龙镇采访,内心充盈着丝丝激动。

这里有云蒸霞蔚、林深洞幽的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古色古香、堪比乔家大院的林州市最大的清代建筑群——刘氏古庄园,山清水秀、美不胜收的蟠龙峪生态旅游区,历经沧桑的古城墙遗址,水质甘甜、清澈见底的淇河……一个个美丽的地方令人心驰神往。

五龙镇政府所在地阳和村是2015年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位于林州市、鹤壁市、新乡市交界处。

9月16日,天空湛蓝,白云悠悠,记者随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的人员一同前往五龙镇。五龙镇位于林州市东南边陲,原名泽下乡,1996年撤乡建镇时因境内有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而更名为五龙镇。

记者一行从市区出发,驱车近两个小时到达五龙镇。镇区四周群山环绕,秋日的山坡层林尽染,绿的叶、紫的花、红的果……多彩多姿的山峦美得令人连连惊叹,碧波荡漾的淇河如一条美丽的玉带从镇区西侧轻轻环绕,缓缓流淌。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不仅能够完善镇区的基础设施,美化、亮化镇区,而且对于繁荣和发展乡村文化、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说起美丽乡村建设,五龙镇党委书记李贵立侃侃而谈,五龙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牢牢抓住生态宜居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积极开发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引进综合性生态园等三产项目,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乡镇。

美丽乡村如何建 当地村民说了算

五龙镇美丽乡村实施哪些项目?阳和村村民说了算。

为了充分尊重民意,五龙镇通过现场征询和入户调查等形式,对阳和村村民就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他们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满意率达98%。

此次调查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同时还收集到有关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部分村民建议加大环保投入,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尽快对镇区进行绿化、亮化,加快镇区道路升级改造步伐……

一张张问卷、一条条建议,无不折射出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热切期盼和真情关切。

五龙镇严格落实“4+2”工作法,以自然村为议事单位,由村组干部提出需要建设的项目大家来议。村民议定美丽乡村建设的项目后,经村申请、镇审核、林州市政府审批后,通过招标的方式实施。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五龙镇、阳和村对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村里专门成立了村民监督小组,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空前高涨。

采访中,阳和村村民任国用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俺从来没想到美丽乡村实施啥项目,能让村民说了算。这一回俺信了,五龙镇的美丽乡村咋建设,真的是村民说了算。”

村民郭新才抢过话头儿说:“很多村民提议修建文化广场和公厕,完善排污设施,这次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了文化广场和两个标准化公厕,还修建排污管道和雨水管道,真是大快人心!”

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五龙镇本着“科学规划、以人为本、保护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确定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包括龙兴路、龙安路、龙腾路建设工程,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建设工程,新建道路照明工程,淇滨大道、龙兴路、龙安路、龙腾路绿化工程,新建一家污水处理厂,修建2座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厕,利用淇滨大道南端的山脉建设一座占地15.65公顷的公园。项目总投资2000多万元,其中,省财政奖补资金100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43万元,林州市财政配套286万元。

小城镇拉大框架 大手笔绘制蓝图

记者一行出五龙镇政府大门,沿淇滨大道向西走了六七十米,便来到了正在施工的龙兴路。这里机器轰鸣,工人正在紧张施工。

龙兴路是该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的一条精品商业步行街,街道两边统一规划建设成中西合璧的商业门面房。目前,该路段电力线、通信线、电视电话线均已入地,一期工程路基平整基本完工,正在实施二期工程进行道路硬化。

同行的该镇镇长郝军学指着正在施工的龙兴路告诉记者:“五龙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以完善镇区道路网络建设为重点,修建改造龙兴路、龙腾路、龙安路3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与镇区东西走向的淇滨大道、南环路、北环路连接贯通,形成‘三纵三横’道路网络格局,拉大了镇区框架,引导村民向镇区集中,通过建设商贸服务区,带动餐饮、休闲娱乐业的发展。”

在正在修建的龙兴路上,记者遇见了正在这里转悠的
 

任长兴。得知我们是来采访美丽乡村建设的记者后,任长兴高兴地说:“俺是土生土长的阳和村人,本来俺在外地打拼,听说阳和村成了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镇里正在修建龙兴路精品商业步行街,俺想在这儿买间门面房做生意。家乡美了、富了,在家门口就能做生意挣钱多好!”

任长兴的一席话引来大家一阵开心的笑声。

记者一行继续沿淇滨大道向西走去,走了大约三四百米,只见一个高高的渡槽横跨淇滨大道,气势恢宏,灰色的墙砖厚重古朴,很有些古韵。

同行的五龙镇党委副书记秦邦君指着渡槽告诉记者:“这个渡槽修建于 上世纪50年代,至今还在为农田灌溉发挥着作用。渡槽位于五龙镇镇区入口处,高大结实、古朴大方,我们计划把渡槽改造成一个古城门,改造后会成为五龙镇一景。”

看着渡槽改造效果图上高大的门柱、古朴的灰砖、整齐排列的垛口以及城门上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五龙古镇”,古色古香,古韵悠悠,仿佛把人带回到几千年前,古镇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景象。

“走,我们再去看看文化广场项目吧。”

一句话打断了记者的思绪,再看眼前,确实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一派繁荣景象。

记者一行沿淇滨大道折回,一直向东走到刚刚建好的龙腾路,镇政府程晓东指着路西边的一片空地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这里修建一个文化广场,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广场中央建一个五龙造型的喷泉,建成后,人们可以在这里唱歌、跳舞、健身。”

提档升级谋发展 玉龙展志凌青云

站在灰砖青瓦、规模宏大的刘氏古庄园内,雕刻精美的过厅门柱矗立眼前,石雕上的莲花灵兽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细细讲述这里曾经的辉煌。

明媚的阳光洒落在院内的古树上,几名工人正在忙碌地修缮房屋,为这座古老的院落增添了勃勃生机,也昭示着这一清代建筑群即将翻开新的一页,迎来新的辉煌。

在位于五龙镇的林州市太行工业锅炉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公司的科技人员正在研制新产品。该公司董事长宋付合告诉记者:“得知阳和村成为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后,企业干部职工非常激动,我们都为五龙感到骄傲。企业也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进行改造升级,目前,已经淘汰了旧的燃煤锅炉,正在生产燃气锅炉。我们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提档升级,拓展市场。”

位于该镇的林州红旗渠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蔡彦周高兴地说:“五龙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深得人心,为了五龙更美丽,我们公司要在新产品研发、环保设施提档升级上做文章,把企业做大做强,为五龙镇、为林州市增光添彩!”

蟠龙峪旅游风景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在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该项目负责人郭明拴。谈起今后的发展,郭明拴告诉记者:“通过实施美丽乡村项目,提升了五龙镇的形象和知名度,今后来五龙镇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景区要提升档次和形象,不断丰富和创新旅游项目,让来到五龙镇的游客流连忘返,看得到美景,记得住美丽的乡愁。”

“五龙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依托坡地经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打造农业生态旅游,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力打造宜居乐业环境,把阳和村打造成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四美’村庄。”五龙镇党委书记李贵立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美丽乡村项目建成后,可以进一步提高五龙镇的知名度,通过阳和村美丽乡村这张靓丽名片,让外界更加了解五龙、关注五龙。目前,该镇正在与投资4.3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投资1.2亿元的易拉罐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有机肥项目进行积极对接。

站在淇滨大道东头的山巅,五龙镇镇区尽收眼底,山坡上五颜六色的梯田一层层依次绽放,像是点缀在群山之间的美丽花边。五龙镇在群山环抱之中,犹如山谷里一颗明珠熠熠生辉,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我们相信,通过实施美丽乡村项目,这颗明珠定会更加光芒四射,绽放迷人魅力。

五龙镇阳和村属于“三山一滩”扶贫攻坚区域,该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的实施,对镇区环境改造升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坡地经济,深挖历史内涵,在自然资源优良的贫困山区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以旅游业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从而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五龙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对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积极进行招商引资,为五龙镇经济腾飞积蓄了无穷动力。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