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天河”红旗渠缘何要申遗

  发布日期:2015-08-18 10:29:30   来源:林州新闻中心   作者:寓 言 郭 丽 王文静   我有话说

登临太行,观林虑美景,品红旗渠精神,成为省内、省外、国外越来越多人的选择。8月7日,我市召开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动员会,标志着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式启动。此次申遗范围以红旗渠总干渠为申报保护范围,即从渠首到分水岭段,全长70公里。

红旗渠蜿蜒流淌了 50年,润泽了这方土地,造福了这里的百姓。今天,我们要为她注入一个新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世界文化遗产。以世界文化遗产的眼光审视“人工天河”红旗渠,重新定位红旗渠,大家有些怎样的看法?有人说,对照申遗标准,红旗渠完全有资格申遗;有人说,红旗渠申遗成功的话,意味着她将从真正意义上走向世界;还有一部分人则持质疑的态度:红旗渠作为一项水利工程,是否具备申遗条件?

十余年来申遗声音不断

其实,“天河”欲叩“世遗”门,不是一时的狂想:从第一次提出这一设想到现在已经历时11年了。11年里,有一群人一直在为此默默地努力着。

2005年,安阳市政协常委、市文联副主席赵河铭首次提出红旗渠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进行了可行性调研。2006年6月10日,赵河铭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内部参考》第 18期上以《以“世遗”眼光看“天河” 重新定义红旗渠》为题的调研文章一经刊登,人民网、新华网、焦点网谈、人民政协报、香港文汇报、世界遗产网等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2006年10月15日,安阳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议人作出答复:红旗渠“申遗”建议已经由市政府批准实施。2007年,政府部门将其作为A级提案落实,我市已启动了申遗的前期工作。

赵河铭最初提出申遗建议时,红旗渠正在申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红旗渠等一批建筑列为第六批“国保”之际,我国著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古迹保护协会副主席吕舟教授撰文指出,红旗渠项目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类型——文化景观。吕舟认为,红旗渠不仅具备文化景观类型的文化遗产特征,而且是20世纪重要的遗产,它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具有作为世界遗产的潜在可能性。因为它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远远不只是创造了一个物质环境,解决了一个地区农业和生活用水的问题,它所反映的人的英雄气概,反映的社会的进取精神,构成了中国社会特定发展时期的真实写照。

2007年,红旗渠“申遗”的提案登上了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王坤波和全国政协委员舒安娜关于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一经露脸便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成为“两会”上的一大亮点。据悉,这是全国第一个将“红色经典”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提出申请的项目。

2014年,赵河铭在安阳市“两会”上提交了红旗渠“申遗”提案,并得到了市里主要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5年8月7日,我市正式启动申遗工作,并成立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以及聘请专家成立申遗专家组,为我市申遗工作进行指导。

红旗渠申遗的底气

“红旗渠是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一座历史丰碑。一条蜿蜒在崇山峻岭间、完全依靠人工开出来的天河,带来了水,造福了林州人民,还创造出影响全世界的红旗渠精神。古有都江堰,现有红旗渠,红旗渠具备申遗条件。”我市市民赵先生对于红旗渠申遗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据了解,联合国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条,其中“遗址”的定义是: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结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的地区。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国共计有世界遗产48处,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仅次于意大利的 51处。其中我们河南有5处,分别是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以及丝绸之路。而在我国48处世界遗产中,作为水利工程入选的有都江堰和大运河。

红旗渠是否符合申遗条件呢?为此,8月14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申保伏。

申保伏告诉记者,红旗渠申遗有5大优势和条件。一是红旗渠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半个世纪之前,林县人民凭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削山拓路、临壑架桥,苦战十个春秋,修建完成重大水利工程,全长1500公里,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建起一道“人工天河”。不仅有效解决了林州的饮水灌溉问题,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旗帜插在了太行之巅,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奇迹。二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红旗渠。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刘云山等视察红旗渠,习近平总书记“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的重要讲话,充分诠释了红旗渠工程的伟大和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性。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红旗渠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体现了红旗渠的社会作用和历史价值。四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和关注。在今年庆祝红旗渠通水50周年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做出了重要批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要给予大力支持,省、安阳市各级领导也非常支持和关注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进度。林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申报工作动员会并对申报工作进行了责任分工。五是红旗渠精神是时代象征和精神丰碑。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林州人蓬勃向上,先后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到现在“美太行”的林州发展四部曲辉煌篇章。红旗渠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红旗渠精神作为民族之魂,代代相传。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获得国家“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殊荣。

申遗成功意味着啥

“申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申保伏对申遗的相关程序进行说明:首先把申报文件逐级呈报国家文物局;然后将红旗渠申遗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编制中英文版本的申报文本;颁布红旗渠保护管理条例;根据环境治理方案及建设规划,完成红旗渠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将申报文本终审版及相关文件逐级上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考察评估;修改申报文本和文物保护管理规划;申报材料正式报送国家文物局审批;申报材料报国务院、联合国审批;迎接世界遗产专家实地考察评估和世界遗产大会审议。

“目前,我市人民政府关于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请示,已呈报安阳市人民政府,安阳市人民政府已呈报河南省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在实施编制红旗渠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力争8月底以前完成规划初稿,9月底前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申保伏说,“下一步,我市将申报文本编制、组织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及相关方案等工作。”

一旦申遗成功,对红旗渠,对我市的发展、我市市民有何意义呢?申保伏告诉记者,对于红旗渠自身来说,通过申遗可进一步深化红旗渠周边历史文物的价值定位,明确红旗渠的前景规划、土地归属,完善法律法规,增加资金投入,提高保护技术和展示陈列水平,全面更好地保护我市历史文物。对于林州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申遗可以极大地提升我市在世界上的影响和文化地位,有利于改善我市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城市形象,促进文化、经济对外交流和对外开放,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市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以带来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品牌和旅游热点。

据了解,2006 年7月13日,安阳殷墟申遗成功后,给安阳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殷墟申遗成功一年内,前来殷墟观光旅游的外国人明显增多,有2.5万余人,创外汇 67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8%。国内游客的“殷墟热度”也不减,2007年1至6月,前往殷墟参观的人数有643万余人,与申遗前的同期相比,增长18.8%。申遗成功一年来的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0亿元。

殷墟申遗成功后,殷墟旁边小屯村的村民们得到了实惠。不少村民还开起了旅游产品店,祖祖辈辈做农民的村民们,如今谈的多是如何利用世界遗产所在地的天然优势找商机。

对于林州百万市民来说,通过申遗也将会进一步增加市民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开放意识,增强市民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市民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素质,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珍惜人类共同财富的热情,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共处。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