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再买20架无人机。”5月26日上午,刚从横水镇政府办理申请手续回来的张晓宁一见到记者和市农机局工作人员,就把购买无人机的想法说了出来。
开春到现在,挣了30万
去年张晓宁购置了两架无人机,带着两个“飞手”走南闯北,收获颇多。今年一开春,张晓宁就带着他的无人机到外地“打工”去了。4月前在安徽,5月份转战新乡卫辉两地。到今年4月底,共作业了3万亩土地,毛收入30万元。
“从我买飞机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了,我感觉干这行还行。”张晓宁说。现在全国各地种粮大户不断增多,加上各地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无人机作业市场空间很大,他觉得自己的两架无人机已经有些赶不上趟了。
补贴无上限,购机梦可圆
今年5月初,张晓宁从市农机局了解到,今年农机补贴对于无人机将放开补贴,买多少补多少。“市农机局工作人员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当他们告诉我这一消息时,我心里有底了。”张晓宁兴奋地说。
5月23日,张晓宁受到邀请,到安阳参加北方粮食作物航空施药技术研讨会。“当时正好是航展,本来准备好好看看的,听说农机补贴手续可以办理了,就赶忙回来了。”他在安阳仅仅待了一天,就赶着回来办理申请手续。
此前,记者曾多次与他联系,想证实一下他这个大胆的想法是不是真的。一听说他回家了,记者赶忙到其家中了解情况。
记者见到张晓宁的时候,他刚从镇政府办理补贴手续回来。“今年机会特别好,无人机敞开补贴,我只要筹足100万元就可以了。另外,有了合作伙伴,市场空间更大,我的想法不会变。”张晓宁有点兴奋。据了解,一架航空施药无人机售价在18万元左右,除去国家补贴,每架实际要花费10万元左右。按照去年和河南农飞客科技有限公司的协议,20架无人机,张晓宁只需要承担总价的30%。“也就是敞开了补贴,还有合伙人支持,我才敢一下子买20架无人机。”张晓宁说。
资金抓紧筹,急需招飞手
尽管赶上了好政策,又有合作公司,但张晓宁的资金缺口仍然不小。他说:“一般来讲,购置无人机需要购买人先行支付所有款项,补贴是随后才给的。一架18万元,20架就是360万元,按30%的比例,我个人也要准备100万元才行。”到5月26日,张晓宁已经筹集到了40多万元。“跟亲戚朋友借借,保证在购机前筹足资金。”张晓宁说,他还计划从安阳市购置无人机,这样维修、人员培训等很方便。
张晓宁还告诉记者,目前有一个问题确实困扰着他。“20架无人机,就是20个‘飞手’啊,目前人手确实严重不足,需要赶紧找‘飞手’来操作无人机。”张晓宁说,一个成熟的“飞手”一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他希望年轻人及时与他联系,先培训,后上岗,共同做事。张晓宁希望把他的手机号码登在报上,好让热爱此工作的年轻人与他联系(张晓宁18839763939)。
在交谈中,张晓宁还跟我们说起了他的计划。“计划再开个无人机5s店,除了维修维护等常规业务外,还会组织人去外地作业,联系业务。”张晓宁告诉记者,“咱家目前这块还是空白,前景还是很好的,而且也给同行的人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