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红旗渠通水半世纪,精神坐标一世名

  发布日期:2015-04-02 12:06:3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5版   我有话说

在通水后的半个世纪里,林州人民秉承“战太行”精神,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续写出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篇章,实现了十年修渠、十年温饱、十年富裕的“三步走”

红旗渠精神在林州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经艰难困苦的锤炼、市场经济的淬火、中国梦的激发,已融入林州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一种个性,一种文化,一种民风

4月5日,是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50周年纪念日。在通水后的半个世纪里,林州人民秉承“战太行”精神,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续写出了“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篇章。如今,这个昔日穷困的“太行锅底”,已跃身为河南省县域综合经济实力第三强,为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增添了更为鲜活的内涵。

“精神立市、工业强市、和谐兴市”,把一种精神大写在前进的路标上,这是林州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选择。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说:“红旗渠精神在林州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经艰难困苦的锤炼、市场经济的淬火、中国梦的激发,已融入林州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一种个性,一种文化, 一种民风。”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任晓莉说,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在艰难岁月里完成了一项不可思议的工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这种精神不只存活于那个特殊年代里,不只存在于林州这个小小的地理单元中,而是贯通于我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生生不息于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里,蕴涵着迎接现实和未来的磅礴力量。

1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

河南日报副总编张光辉说,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前后建造10年,当时林县只有50万人,其中30万人参加了红旗渠的建造,这种巨大的动员力、凝聚力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联想到三峡、青藏铁路、南水北调、高铁等重大工程,这样的速度和规模在很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郑中华说:“修建红旗渠是我们党抓住了群众的根本需求,从群众身上汲取不可思议能量的一次伟大实践,也是党领导人民筑梦圆梦的伟大创造,红旗渠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个闪光的精神坐标。”

一些红旗渠建设史研究者还提出,修建红旗渠十年,也是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和发扬的十年。

红旗渠工程总投资近亿元,在当时是个不小数目,但十年间,没有一个干部挪用工程资金,没发生过一起请客送礼。在通水后,工程指挥长马有金要把自己的工具箱留作纪念,还交了三块钱,充分体现纯洁的信念。

2 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郑中华说,发生在太行山的愚公移山虽然只是个神话,但它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毅力和韧性。红旗渠精神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源于历史的深处,源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秀文化的积淀和传承。红旗渠精神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手干出来的。从引来“幸福水”到跨向晋冀豫区域性中心城市,林州人时刻没忘掉: 闪闪发光的精神必须落在地上,实干才能给精神注入生命力。

任晓莉说,盘旋在太行山上这条大渠,诉说着坚守的必要,昭示着个体与集体、个人与国家至关重要的互为依存关系,呼唤着永远不会过时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不用任何语言,只要站在红旗渠畔,就能感受到刚健自强、生生不息,革故鼎新、创造进取的中国力量。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金瑞曾多次带学生参观红旗渠,从学生的泪光中她再次体会到红旗渠精神的励志价值。她说,当下年轻人中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很多正面的词汇和理念已经或正在从他们的视野和内心淡出,应该通过青年一代的实践活动,培育、提升、内化红旗渠精神。

2013年,话剧《红旗渠》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大奖”,对于话剧界的“小字辈”河南话剧院来说是难得的殊荣。河南话剧院副院长李宏利说:“我16岁那年刚考入省话剧院就去林州体验生活,人生第一个精神洗礼来自红旗渠,后来的30多年中,把从红旗渠获得的力量传递出去成为我自觉的使命。”

3 与世界联通,引发认同和共鸣的中国故事

在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日本友人深谷克海自1976年至1995年,12次造访红旗渠。他说:“来中国不看红旗渠,就等于没来。”

2014年,红旗渠干部学院承接了首个国外培训班——第八期越南司局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红旗渠让他们感到震撼。一位学员代表在留言簿上写道:红旗渠精神已融入林州人的意识和行动中,林州人民坚定的信心使中共改革开放的路线在林州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在自然地理条件不便利的情况下,林州经济发展很迅速,社会政策很有效。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袁凯声说,红旗渠精神反映了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过程中的最最基本的精神内核,其中闪耀的坚韧、奋斗、牺牲、责任、承担、团结等都是超时代、超国界的,是人类共同情感,共同精神。

袁凯声说,我曾接触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官员,他们鼓励把近现代的文化遗存列入文化遗产,对于体现了人类某种文化或生存带有不可重复痕迹的东西都可列入,奥斯维辛集中营入选就是一个范例。建议将红旗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过程就是一个宣讲中国故事的过程。

走过半个世纪的红旗渠

▲凌空除险。

▲凿洞能手王师存。

▲数以万计的人用独轮车将修渠用的石料、水泥源源不断地运往工地。

▲1969年,历时十年修筑的引水工程——红旗渠竣工,现场人山人海观看出水盛况。

以上四张照片摄影魏德忠。新华社发

▲游客乘船游览红旗渠景区内的青年洞景点(3月21日摄)。

▲红旗渠十大工程之一——南谷洞渡槽(3月23日摄)。

▲护渠人王清海在红旗渠王家庄段内巡渠。

▲红旗渠景区青年洞景点(2011年10月14日摄)。

数读红旗渠

时间隔开了历史和今天,但红旗渠留下的一串串真实数字,却足以引领人们穿越时空,触摸岁月烙下的印迹,感受当年的力量

林州,旱,一句话:一年12个月,林州人8个月都在找水吃。建国初,全县550个行政村中,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跑2.5公里取水的有 181个村,跑5公里以上取水的有126个,小麦亩产只有30公斤,秋粮亩产不到50公斤。“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缺水让林州人民祖祖辈辈熬着苦日子。遇到没有一滴水的大灾之年,林州人只能外出逃荒,因此林州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逃水荒”的地方。

6865.64万元

这对于当时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林州人,不是一笔小数。在6800多万元的总投资中,国家投资为1025.98万元,仅占比14.94%,其余超过85%的投资都来自于地方和群众自筹。当时,林州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到700万元,为节约资金,林州人土法自制水泥5170吨,自制炸药1215 吨,分别占工程总用量的77.1%和44.3%,而工程中所需石灰全部实现自给,仅材料消耗投资就节约了1293.92万元,占总投资的17.9%。

1500公里

林州人用双手在太行山上凿出的那条飞天长渠却有1500公里长,足足是林州到北京距离的3倍之多。1969年建成的红旗渠干渠支渠遍布林州全境,10年间,林州人民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林州人用双手刨出的太行山石,可以修建一条北起冰城哈尔滨南至花都广州,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潇潇洒洒横贯中国。

1/8000

全长70多公里的穿山干渠,渠底纵坡只有1:8000,即每8000米长干渠垂直落差仅1米。“当时缺少先进测量设备,很多农民都是靠自创土法测量。”参与红旗渠修建的劳模张买江说。在峭壁上凿出一条几乎没有误差的渠道,除了那一股子匠人精神,更证明了修建红旗渠并非只靠蛮力。红旗渠的十年建设,为林州培养出大批技术人才,其中工程师200多人,优秀石匠3万多人。

50年

按现在标准,砌石渠道使用寿命一般在20-30年间,而红旗渠历经半个世纪风雨,依然携一渠漳河水流淌不息,仍被林州人视为生命之源。红旗渠灌区管理处统计显示,50年间,红旗渠累计引水125亿多立方米,灌溉农田超过4600万亩。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副处长葛新卫介绍,虽然红旗渠曾多次遭到上游水源减少、渠道受损的影响,但时至今日红旗渠仍不可取代。目前,在林州市80多万亩的耕地中,红旗渠灌区面积超过54万亩,占比近7成。

哪些中外名人曾给红旗渠点赞

在河南林州调研期间,一向以铁腕反腐形象示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深情咏唱起纪录片《红旗渠》的主题曲《定叫山河换新装》。亲见挂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的人工天河,他感叹“很震撼”,“我想到的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奋斗不息的精神”。

五十年的漫长岁月,并没有磨灭红旗渠的绝代风华。上世纪60年代引来的一泓清水,至今仍滋润着林州人的生活,当年30万人齐上阵、重新安排河山的气魄,也屡屡令中外参观者心生敬畏。事实上,为红旗渠点赞是传颂了半个世纪的国际佳话。

“我到过世界上许多国家,参观过许多闻名于世的伟大建筑,而红旗渠是造福人民的,它不仅是技术上的成功和突破,而且是政治上的意志和战胜。”1972年春末,时任联合国工委主席的迪曼参观红旗渠,得知修建者每天仅有6两粮果腹,他称“应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对于这项耗时十年、彻底改写林州缺水历史的工程,周恩来总理也深以为豪。他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展示中国人自立自强的窗口,红旗渠都是外事活动的热门之选。

1974年,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徒步登600多个台阶抵达青年洞。这里山高壁险,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当年抽调了300名精壮劳力突击凿洞。渠水在太行绝壁上蜿蜒,卡翁达感慨:“红旗渠真是人间奇迹!”他建议,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来这里学习。

86岁的田永昌曾长期从事林州的外事接待工作,见证了诸多国际友人对红旗渠的折服和盛誉。家里一张老旧的写字台上,整整齐齐码放着相关回忆文章。翻开他珍藏30多年的工作笔记,“X年X月XX参观红旗渠”的笔迹仍清晰如昨。

他记得马尔加什共和国(今马达加斯加)最高革命委员会成员埃·拉科托马拉的评价,“只有英雄的人民,才能建成这样巨大的工程”。他回忆起把林州视为第二故乡的美国人南希对红旗渠的敬意,“它使我认识了中国,和中国人为改变生活面貌顽强奋斗的精神”。

日本访客深谷克海给他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自1976年至1995年,深谷克海先后12次造访红旗渠。“来中国不看红旗渠,就等于没来。”他认为,红旗渠精神加上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就是世界发展的方向。深谷克海并不算富有,但拿出300万日元编印画册、制作录像带,在日本宣传红旗渠。

“红旗渠不光是水利工程,更是关乎文化、心灵的一种建设。”曾多次为领导人讲述红旗渠故事的资深讲解员李蕾说,在工程本身的价值之外,更要打造人类心灵的罗盘,找到精神的归属地。

为什么一项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地方工程,却得到世界各地的赞誉?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袁凯声认为,红旗渠精神反映了人类求生存、求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精神内核,其中闪耀的坚韧、奋斗、责任、担当等都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是人类共同情感。

自红旗渠修建以来,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前往参观。我国多位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并高度评价。

本版稿件文字:罗辉、刘雅鸣、林嵬、张兴军、双瑞、宋晓东;摄影:赵鹏、李博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