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深山绣女引彩线 一笔千线巧运针

  发布日期:2015-03-26 19:59:32   来源:安阳网   我有话说

刺绣,古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今年62岁的郭爱先被林州人亲切地称作“深山绣女”,数十年来,她手拈花针穿锦丝,幽深的小巷、雅致的园林、富贵的牡丹、嬉戏的鸳鸯、欲飞的仙鹤……在她的针下缓缓铺展开来,飘散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1为圆童年七彩梦

3 月18日,一场春雨飘飞山城,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如今居住林州县城的郭爱先老人听说我们来采访,便专程邀我们去老家看看。雨中的乡村嫩柳摇曳,空气中溢着油菜花的香味,我们随老人来到城郊乡大屯村她的老家。推开久不居住的家门,郭爱先从柜里取出一摞摞的刺绣作品,她小心翼翼地一幅幅铺开,像铺开一个久远的梦——

郭爱先的童年是与图画连在一起的。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看见翠绿的小草、鲜艳的小花、可爱的小狗,她总会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描摹起来。到郭爱先读中学时,家中会刺绣的大嫂、二嫂就开始教她剪纸、绣花。由于能写善画,连续很多年,生产队里的黑板报都由高中生郭爱先承办。20世纪80年代,郭爱先托亲戚从山西长治买来了裁剪刺绣方面的书,农闲时在家自学。

1983年,郭爱先从广播里听到郑州十八里河裁剪学校招生,童年的七彩梦再次被点燃,她毅然踏上了求学之路。学成归来后,郭爱先在村里连续3年办起了裁剪刺绣班,招来三里五村的小媳妇、大姑娘,跟她一起学习,农家小院里天天飞针走线,欢声笑语。

刺绣与美术紧密联系,只有不断提高画功,才能提高绣艺。听说郑州柿园裁剪学校有个老师刺绣教得好,她又说服丈夫,带着吃奶的儿子一起去学习了一年。1996 年,43岁的郭爱先又专程到河北磁县学习油画、水粉画等。1998年,她到石家庄刺绣研究所,师从全国著名刺绣专家张丽珠老师,学习特种刺绣。几经拜师学艺,郭爱先的刺绣技艺日臻娴熟。为使传统刺绣技艺在林州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十几年来,她不断办学招生,跟她学习刺绣的学生有数千人。

2手拿绣针三十年

手拿绣针30多年,郭爱先对每幅作品都全心投入。她指着中堂壁画《福寿图》感慨万千:“做刺绣不易,行内讲究‘一笔千线’,就是说画上一笔,如果绣时就需要上千针来刺绣。小的作品最少要上千针,大的作品甚至要用数百万针来完成。”

30 多年来,郭爱先的刺绣作品有数千件之多,她把刺绣与美术有机结合,作品取材广泛,从亭台楼阁,到花鸟虫鱼,再到佛像人物,无不充溢着浓郁的乡土味道。她的作品针法精细、色彩雅致,形态、质感、层次无不恰到好处,用针线表现出的图画效果几乎可以乱真。其最小的作品只有指甲盖大小,方寸之间绣满了人物和花草;最大的作品《八孔雀回首看牡丹》,长十几米,高一米有余,作品上的牡丹色彩娇艳,八只孔雀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在郭爱先看来,如今的刺绣已不再是单独的艺术门类,可将之与摄影、油画、水墨画等艺术融合。在她的上千幅绣品中,她总是依据技巧和感觉,灵巧处理远与近、动与静、虚与实的关系,因此,她的刺绣作品独具折光性、立体感与光感,这种美感,是其他画种、艺术门类无法替代的。“针法精细,画面清雅。”难怪全国著名刺绣专家张丽珠这样评价她的弟子郭爱先。

郭爱先早期的刺绣作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室内装饰品和中堂壁画等,2000年后以佛教用品、服装图标和壁挂等民间绣品为主。安阳定国寺、林州太平寺、姚村三孝佛堂、五龙庙等地均存有其刺绣作品。2013年,以郭爱先为代表人物的林州刺绣成功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不让刺绣断了脉

近年,由于电脑刺绣的兴起,机械方式代替了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刺绣正陷入“被席卷而去”的境地。

刺绣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文化,它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郭爱先拿出她的《百兽之王》作品,细心地为我们讲解:“不管是机器绣,还是现在先进的电脑制作,比如虎眼、虎嘴这些部位,非得用手工绣才行,用其他方法绣出来就不是那个味儿了。”郭爱先话锋一转,“可在民间刺绣领域,能坚持下来的人太少,现在一些年轻人耐不住寂寞,熬不过艰辛,更等不及收益。林州刺绣文化要传承下去,必须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一丝一线、精雕细琢,虽然慢点,但在郭爱先看来,融入传统文化血脉的工艺创新,在市场上才更有竞争力。林州的刺绣除了要在推广上花心思,让更多人认识刺绣艺术的价值和魅力外,还要加快产业步伐,形成品牌效应,突显艺术性。30多年来,郭爱先用手中的七彩丝线演绎着朴素的艺术理想,那是在圆她童年的一个七彩画梦。“不能让刺绣在下一代断了脉”,这是她内心的企盼。

链接 话说刺绣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随着民间刺绣的发展,先后产生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刺绣的技法有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锁丝、纳丝、纳锦、平金、影金、盘金、铺绒、刮绒、戳纱、洒线、挑花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