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农村结婚难:掏空家底办婚事 迎娶新娘需重金

  发布日期:2015-03-23 07:57:18   来源:安阳网   我有话说
 娶妻花费节节攀升 婚嫁变成甜蜜负担

——我市农村结婚送彩礼现象一瞥

彩礼,是我国传统的婚嫁风俗,也是古老的婚礼程序之一。

近年,类似“重金迎娶新娘”的现象屡屡被炒成新闻事件,让喜事、好事逐渐变了味儿。随着彩礼行情逐年攀升,“掏空了家只为娶个媳妇”的现象越来越引人注目。记者走访发现,在我市部分农村,彩礼过重已成为普遍现象。

结婚花费动辄几十万元

过年期间,唐女士跟随丈夫回老家林州市横水镇,令她没想到的是,在农村居然也天天堵车。唐女士很好奇,农村中汽车为何这么多。住了几天后,她才知道原因:除了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之外,汽车是结婚必备品,使农村中的汽车越来越多,导致村里也堵车。唐女士打听到结婚花费的行情后吓了一跳:男方家必须在县城买房,连房带装修至少要花费35万元,彩礼是66000元或者是88000元,买辆轿车大约花费10万元,再加上婚宴等开销,娶个媳妇的成本需50万元以上。

市民小徐跟记者谈起亲戚家的故事不住摇头叹息。他的亲戚是个小伙子,家在林州市任村镇,父母都是农民,为了盖新房花了20多万元,结婚前给了女方10万元彩礼,因为无力在县城买房、买车,只好先给女方几万元押金,保证在两年内会买到房子和汽车,这才能办婚事。

“一动”、“不动”是必备品

采访中,记者频频听到办喜事要准备“一动”、“不动”,“一动”指的是汽车,“不动”指的是房子。

安阳县崔家桥镇的老杨最近唉声叹气,为了给儿子娶媳妇,盖好新房后他到处托人说媒。去年年底,他的儿子好不容易谈了个女朋友,却被告知必须得有汽车女方家才肯谈婚事,老杨东挪西借凑了5万多元买了一辆面包车。老杨说:“原打算买了面包车可以让小两口婚后做点小生意,跑个买卖也实用。谁知女方家又传来了话——面包车不算数,面子上不好看,必须是小轿车才行。”老杨着急地说,儿子在安阳市区打工,一个月挣2000元左右,谈的这个女朋友连工作都没有,俩人开个小轿车,除了花钱能有什么用。

类似的例子,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许多人还提到了令人心酸的事实,为了给孩子办婚事,年过半百的父母无奈之下只能外出打工,而他们大多没有什么特殊技能,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干力气活儿。

公婆不能年纪太大、弟兄不能太多成了姑娘的择偶条件

说起给儿子找对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白璧镇的李女士一肚子牢骚:“以前,觉得养儿子有福气,现在倒羡慕人家养闺女了。”李女士有两个儿子,夫妻两人攒了一辈子的钱好不容易盖起两座新房,这时已拿不出彩礼钱,所以两个儿子的婚事只好一拖再拖。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农村姑娘找婆家,除了要彩礼、房子之外,还多了另外的条件,如公婆年龄不能太大,因为要帮着带小孩儿,男方家里的弟兄不能太多,怕负担重。

李女士说,过去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现在是农村家的姑娘不愁嫁,她的儿子只能被人家挑来挑去。

短评:幸福不能买卖 攀比心理要不得

男提彩礼,女配嫁妆,原本是表达诚意的礼仪和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

适当的彩礼是对新人的帮助。过度的彩礼或购置并不是生活必需的物品,只图婚礼排场、好看,是一种浪费。

结婚彩礼越来越多,一方面说明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人们爱虚荣、要面子的攀比心态。女方认为嫁得风光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而男方认为娶得风光是自身实力的证明。为了这虚荣心,为了凑齐彩礼,不少家庭四处借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幸福不能用金钱买卖,把四处举债作为婚姻的开端只会令未来的生活负担加重。年轻人应努力打拼,靠双手换取劳动成果,而不应该依靠父母一生的辛苦积蓄为自己买婚姻。高价换回的婚姻,一旦发生婚变,意味着男方婚前的所有努力将付之东流,必然会引起男女双方家庭的矛盾升级。

彩礼,对于许多家庭来说是一座沉重的大山,追捧高价彩礼给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这股歪风该刹,也有必要从司法管理等角度进行研究,加以规范和限制,以提高社会管理的水平。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