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横水镇翟曲村学校院内发现,有4个教室上标有江立慈善教室的字样,这是怎么回事?
据翟曲学区校长任广丰介绍,这4个教室是该村青年董江立捐资建的。
翟曲村党支部书记张计秋说,2014年暑假期间,上级教育部门给了学校30多万元的仪器。这是大好事,可是学校教室紧张,这些仪器放到哪儿成了问题。大伙儿一商议,再建几个教室最好,但钱从哪儿来?张计秋决定“化缘”,找村里贤达人士集资。第一站他们找到了董江立,说明情况后,董江立当即表态:“甭找别人了,我一个人出了。”几天后5万元现金就送到了村里。
教室建成后,仪器有了着落,学校师生十分高兴,大家决定将4个教室命名为江立慈善教室。
说到董江立,村里人一个劲地夸他是个好后生。他今年30多岁,在郑州搞建筑,2012年,为报效家乡父老,捐献10万余元,把村内500米长的街道硬化得平平坦坦。村委说,这是民心路;村民说,这是孝心路。
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的一句话:“教育是最大的事,我会一如既往支持教育,支持学校,当好学校发展的后盾。”
爱心可以传递,其他贤达人士听说后,也不甘落后。近日,董建民捐款1万元、侯发东捐款5000元,其他慈善人士也纷纷表示,要捐款支持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