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剑昆 实习生 郭荣
刚考上大学,父亲就遭遇车祸离世,母亲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年幼的妹妹正在读初中,家庭负担谁来承担?面对不幸,20岁的女大学生郭小玲(化名)选择了退学,回家担负起家庭的重担。1月29日,记者在林州市姚村镇井湾村见到了这位坚毅的农家姑娘。
父亲遭横祸 女儿勇担当
走进井湾村的一户人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干净的庭院、明亮的窗户,朴实的姑娘郭小玲落落大方地请记者落座。
“从接到俺妈的电话到办完俺爸的丧事我一直很难受,一直不相信爸爸就这样离开了。”小玲告诉记者。2013年11月20日凌晨,在大学宿舍,她接到母亲打来的报丧电话后一夜无眠,第二天乘第一班公共汽车赶回家中,参加了父亲的葬礼。
小玲的父亲一直在村里一家汽配公司打工,母亲因身体虚弱就在家做家务活儿,小玲和妹妹小君(化名)相差7岁,一家人其乐融融。2013年8月,小玲考上了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当时,她决心好好学习,让家里人生活得更幸福。
2013年11月20日,小玲的父亲下班回家路上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家里的顶梁柱倒塌了,母亲受此打击之后也卧床不起,小玲当时就暗下决心要退学,留在家照顾母亲和妹妹。
“她走得急,当时只说要请假。”小玲的大学辅导员王老师说,“没想到是她父亲遭遇意外,我们都很同情,但是她提出退学,我很震惊。”就这样,上大学仅40余天的小玲坚决退学,回家照顾母亲和年幼的妹妹。
不惧奔波苦 为父上“公堂”
回到家里,小玲除了照顾母亲和妹妹,还得为讨要父亲的赔偿金而奔波。
她以前在村里上小学,又在本镇上中学,很少去林州市区,对林州市区很陌生。可是父亲遭遇意外后,她陪着母亲多次到林州市人民法院。村里坐公交车不方便,她们都是骑自行车到姚村镇,再坐公交车去林州市区。
法院的工作人员十分同情小玲家的遭遇,法院案件调解中心常务副主任白长江对小玲家的事特别关照,对案件进行了调解,让小玲一家得到了赔偿。小玲称白长江为“白叔叔”,她说:“到了法院,白叔叔就跟俺亲叔叔一样,俺不懂法律知识,他总是帮俺。”
2014年12月27日,白长江又同林州市人大法工委主任钟红增、法院党组成员丁保刚一起冒着严寒到小玲家中慰问,让这位倔强的女孩非常感动,她表示一定要照顾好家人。
小玲说,在为父亲讨赔偿过程中,她有很多收获,一是长了见识,学会了好多法律知识,二是看到了法院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更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撑起温暖家 苦心播希望
“一年多了,多亏我家小玲照料,我的心敞亮多了,身体也一天比一天好,家也像个家了,但就是苦了孩子。”采访中,小玲的母亲紧紧地攥着女儿的手说。
“总觉得小玲不上学很可惜。”小玲的大学同学李胤娴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我曾经多次劝说她,意外已经发生了,还是应该继续上学,要以前途为重,可是她执意要退学。”
小玲的姨夫说:“俩闺女真是暖心人,姐姐顾家,妹妹懂事,我们看了都很感动。”小玲说:“亲戚们已经帮了很多忙,我是家中的长女,我已经20岁了,应该承担起家庭的担子,不能再让大家为我家操心。”
一年多来,在小玲的精心照料下,小玲母亲的身体逐渐好转起来。小玲的妹妹小君也升入了初中,在其堂屋的墙上,还贴着小君的两张模范学生奖状。小玲的母亲告诉记者,二女儿学习很用功,比小玲在初中的成绩要好一点,将来一定让她上大学。“不能因为我,让两个女儿都不能上大学。”小玲的母亲说。
为照顾母亲和妹妹,小玲打算过了年就去找工作。她说:“父母养我成人,我得尽孝;亲友和社会上的人帮我家,我得知道感恩。我虽说放弃了上大学,但并没有放弃努力,我要让全家人都过得好好的,再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