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林州全民慈善初具规模成弘扬核心价值观重要载体

  发布日期:2015-01-30 09:27:13   来源:林州新闻中心   我有话说

一个县级市的慈善总会,成立仅4年多时间,就累计募捐款物1.86亿元,向困难对象发放救助款物1.69亿元,捐物12.9万件,受益人数达30.8万人,全市义工总人数近3万,义工服务累计达到136万小时,捐款人数达到总人数的80%以上。

河南省林州市慈善总会自2010年4月成立以来,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安老、扶孤、济困、助医、助教五项工程,采取多种救助形式,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时,林州还将慈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进行弘扬,在全市各级学校开展慈善教育,慈善已成为当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平台多善源广 4年筹集善款近2亿元

从慈善颁奖晚会到慈善晚宴,再到“一日捐”活动;从企业家到党政干部,再到普通群众,林州市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募捐渠道,打造长效捐赠平台,发动更广泛的人群参与募捐。企业家群体是林州市慈善募捐的先锋力量,通过举行慈善颁奖晚会、发放认捐牌、赠送捐赠匾额、为慈善家塑像等激励措施,调动企业家群体的捐赠积极性.过去有钱人比富、现在比贵,过去比阔气,现在比慈善,过去比排场,现在比奉献,企业经营者成了慈善的主力军。不少企业家实现了从物质积累到精神积累的转变,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的转型。目前,林州市捐款1000万以上3人,100万元以上的有16人,10万元以上的有196人。

自2010年林州市慈善总会成立以来,林州市每年都举行慈善颁奖晚会和慈善晚宴,为慈善人士颁奖,邀请市四大班子领导同慈善人士共进晚宴,发动现场募捐,4年来,通过这一平台,林州市共募捐8913.7万元。

在林州市慈善总会成立大会上,吉林宏泰集团董事长李文顺一次性认捐1000万元,慈善总会向其赠送了“慈善家”的匾额,还聘请他担任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每年还有一些企业家被授予“林州首善”称号,其事迹在媒体上广泛宣传。

“慈善也需要激励机制,捐赠1000万以上给其塑像,100万以上授予名誉会长,10万以上的,我们到他家门口唱戏,提升其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林州市慈善总会会长翟建周说。

林州还在全市开展了“慈善救助一日捐”活动,提倡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干部职工捐赠不少于一天的工资,营利单位捐赠不少于一天的利润等。目前,林州市所有乡镇、市直单位全部开展了“一日捐”活动,100%的机关党员干部、91%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参与了该项活动。

三级网络救助精准 公开透明公信力强

慈善资金是否能得到公开、透明、精准的使用,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林州市慈善总会在成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乡村三级慈善网络和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财务审计、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慈善监督机制,保证了慈善捐赠物尽其用,也吸引了更多人士参与慈善捐赠。

据介绍,林州市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市直卫生、教育、住建等6个单位成立慈善分会,在571个村(居)委会和338所学校建立了近1000个慈善工作站。通过分会和工作站,林州市慈善总会可以更加精准地确定救助项目和救助对象。

“自成立以来,我们是月月有活动、天天有行动、处处有感动,不到5年的时间里,已经开展了140多次救助活动,受益人数达30.8万人。”翟建周说,比如,“千万扶贫助医工程”向林州市300个边远山区村的26万多名群众,目前已经提供医疗救助850万元;五年要达到1000万;“三八”妇女节用近 134万元,救助困难母亲553人;“助残日”用152万元救助贫困残疾人3149人等。

为提升善款使用的透明度,林州市慈善总会从2012年元旦开始,将所有接受捐赠的款物、所有救助活动的受益对象,24小时内在林州慈善网、林州民政网上公开,慈善总会的财务收支情况即时公开,财务审计报告每年公布一次。

林州市还采取谁捐款、谁救助的原则,每次救助活动,都邀请慈善人士现场发放善款,到目前为止,捐款5万元以上的爱心人士基本都参加过善款发放活动。此外,为了保证善款全部用于慈善,林州市政府提供了慈善总会的工作经费。要求不从善款中提取一分钱作为运营经费。

翟建周说,正是因为善款使用公开、透明、精准,吸引了更多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参与慈善事业。企业家闫东山亲自发放了自己所捐的20万元善款后深受感染,回去后又立即带领自己的团队来捐款,在2012年的慈善晚宴上,他又捐了100万。

捐赠数据最能说明问题。自2012年公开捐赠、救助情况和财务报告后,林州市的捐款活动更加活跃,当年颁奖晚会募捐3400万元,比前两年的总和还多,2013年的颁奖晚会认捐额更是超过了1亿元,目前到位资金5257万元。

林州市五龙镇岭南村企业家郝合兴,4年多,捐款超过500万元。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捐了又捐时,他说:“因为我相信林州市慈善总会,我相信我的捐款肯定会用到最需要用的地方”。

民间慈善蔚然成风  “美善林州”初具雏形

在林州,慈善不仅仅是单纯的捐款、救助活动,林州市将慈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进行弘扬,开展慈善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庙堂“五进”活动,全民慈善氛围更加浓厚。

慈善从娃娃抓起。桂园学校是一所位于林州市郊的小学,建校之初,学校就得到了爱心人士200万的善款捐助。据该校校长付向荣介绍,为了让爱心延续,他们创建了慈善工作站、组建了教师慈善义工队、开设了慈善课堂,并通过学生辐射家庭,组织了“爱心妈妈”、“责任爸爸”团队,进行慈善救助活动。

目前,全市中小学校正在开展“日行一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老师每天坚持至少做一件好事,并认真记录“行善日记”,还通过评分对“日行一善”示范生和示范班进行表彰,树立榜样。

横水镇中心小学学生郭丽媛的姥爷蔡白蛋,在学校建筑工地上拾到一部小米手机,本想自己用,但外甥女郭丽媛却吵着闹着要他交给失主。翟建周说,开展慈善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拥有善心、树立善念、实践善行,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进而让学生影响家庭,家庭影响社会,为林州打下全民慈善的良好基础。

慈善从民间走出。林州市龙山街道新兴社区一群普通家庭妇女自发组成的“爱心妈妈”团队,先后救助贫困儿童、孤儿30人,结对救助20人,并把3名孤儿接到家中居住。如今,这一团队已发展到46人,还捐资24.6万元设立了爱心妈妈基金。开办了“红旗渠慈善厨房”为流浪者免费提供晚餐。

振林街道一位普通家庭妇女魏向荣发起成立的170多人的慈善义工队伍常年为边远山区的贫困家庭缝制棉衣棉被;义工郭艳,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一个素不相识的残疾人。目前,林州市已涌现出各类义工队伍39支,全市义工人数接近3万人。

河南省委党校教授牛安生说,林州市将慈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弘扬,找准了价值观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了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释放了社会主义正能量,是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尝试,对其他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新华社记者 林 嵬 李亚楠)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