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4日,中国共产党林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市委书记郑中华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市委常委会2014年工作报告》(书面),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进“美太行”创业征程,加快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表决通过了《关于递补李宏伟等6名市委候补委员为市委委员的决定》,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明晰思路,振奋精神,主动把握和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为进一步加快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美太行”创业进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由富到美”的战略转变而努力奋斗。
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郑中华就《实施意见(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并作总结讲话。
王军、周翔、路德军、韩爱民、谢东、郭强、李全山、雷鸣、李冰冰、肖照青等市委常委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全会充分肯定了市委常委会2014年的工作。一致认为,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一年来,面对内外矛盾交织的严峻形势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安阳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美太行”总目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揽全局,做到了“两手抓、两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全会对《实施意见》给予高度评价。全会认为《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安阳市委决策部署,持续我市成功实践,完善提升发展战略思路举措,以现代化的理念和思维谋划各项工作,突出了林州特色,突出了传承创新,突出了远近结合,找准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矛盾的关键点和解决问题的着力点,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林州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凝聚发展合力,引领全市上下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推进“美太行”创业征程,进一步加快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会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把握、适应、引领新常态,坚定“美太行”战略目标,努力打造三省交界区域“四个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交通枢纽中心、金融商贸物流中心、生态文化旅游中心),重点抓好九项工作(坚持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坚持统筹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城乡体系;坚持精神为魂,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坚持协调和谐,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强化要素支撑,不断增创竞争优势;坚持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深化改革,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坚持精神传承,打造民族精神典范;坚持民主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突出强化“五项保障”(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快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续航“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梦想,实现 “富而美”的历史跨越。
全会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点。总体上看,我市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面临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正处于奋力爬坡、攻坚转型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攻坚克难、迎头赶上,以现代化的思维和方式谋划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快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推进“美太行”创业进程。
全会认为,林州从一个落后的山区小县发展到今天,从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到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再到市委十三次党代会全面开启“美太行”的崭新征程,每个历史阶段,都始终踏着国家发展进步的节拍,也始终凝结着林州儿女的拼搏奉献。一次次迈进、一个个突破,既得到了群众的响应,也筑牢了奋进的根基,我们理应把这种使命延续下去,砥砺奋进,矢志前行。
全会指出,一以贯之的政治担当和科学发展的责任追求,让我们动力倍增。独一无二的精神家园和百万群众的美好期待,让我们责无旁贷。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和上下一心的旺盛斗志,让我们蓄势待发。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自觉,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引领百万人民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和这个时代的精彩华章。要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坚定地把群众的期盼记在心上、扛在肩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富有创造性,统筹转型提升、城乡一体、生态和谐、民生幸福各个层面,加快“由富到美”的转变。
全会强调,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今后几年机遇较多:从全国层面看,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改革红利逐步释放。从全省层面看,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加速了发展方式模式的转变。从林州自身看,林州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区域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日益凸显,既是燕赵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的交汇点,又是中原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三个国家战略衔接点,又有红旗渠、开发区和干部学院三块国家级“金字招牌”,具有新时期区域竞争的强大综合实力。可以说,林州的现在,发展势头强劲;林州的未来,前景无限广阔。
全会要求,要着力抓好七个建设:一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健全的实力林州。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第一方略,突出重大项目主抓手、园区建设主平台、主导产业主攻点,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做到主导产业有特色,现代农业有亮点,建筑业水平有提升,“红绿蓝”文化生态旅游有作为,为“美太行”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是建设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宜居林州。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内涵提升为重点,完善教育医疗、交通出行、居家生活、休闲娱乐等设施,建立政府规划、多方参与、群众受益的“智慧林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三是建设文明包容全域开放的活力林州。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深化全民创业,引领产业优化升级、企业转型发展,以更加文明、包容、开阔的心态和姿态开展招商引资,实现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力跨越。四是建设文化和生态融合提升的魅力林州。坚守生态底线,把我们的精神财富、山水资源与特色文化融合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培育引进高端文化旅游融合项目,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注重以红旗渠精神和红旗渠文化为核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提高全民素质。五是建设便民服务和社会保障惠及全民的幸福林州。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综合便民服务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网络、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实现市乡村三级便民服务“零距离”。健全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六是建设民主法治和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完善的法治林州。以法治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守法经营、司法公正,加快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人民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平安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七是建设党员干部作风素养全面提升的激情林州。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深化“党建红旗渠工程”和学习型、创新性、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使党员干部文化理论水平有新提高,创新突破能力有新提升,作风纪律建设得到新加强。
全会强调,“美太行”是对林州 “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的延续和提升,来源于我们对国家发展战略和林州发展实际的精准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推进“美太行”进程,目标一致,是同一个方向的接力奋斗。我们必须把握大势,凝聚共识,坚定“美太行”创业发展自信;必须科学谋划,准确定位,明晰“美太行”发展蓝图;必须精准发力,矢志攻坚,加快“美太行”历史进程。
全会要求,一要把握经济新常态这个关键所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是要顺应发展大势,着眼群众需求,把握“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挖掘新的增长点,努力探索一条在新常态下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要注重转型升级提质量、扩总量。以产业发展为主线,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立足产业基础,坚持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绿色化发展方向,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产业特色。依托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六大专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创新招商方式,深化以商引商,发展“飞地”经济,重点引进科研龙头项目、延链补链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打造“百亿园区、百亿产业、百亿企业”。要注重因地制宜创品牌、创特色。抓住省住建厅出台关于《深化建筑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支持林州市建筑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建筑总部经济,实现“二次辉煌、二次腾飞”;发挥山多坡广优势,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等富民产业。二要把握民生幸福这个核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爱民为民、富民惠民,以城乡统筹为支撑,以群众增收为重点,突出公共服务,突出社会保障,统筹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发展惠民。三要把握民主法治这个基本原则,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服务水平,营造法治氛围。四要把握生态和谐这个基础支撑。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美太行”,必须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环保底线,打好“蓝天碧水”攻坚战,做到为今天的发展尽力,对明天的发展尽责。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和传统产业升级,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旅游等生态经济。打造“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五要把握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障。 “美太行”是一张共同愿景蓝图,也是一个个具体实践集合;是当下全体领导干部的职责担当,也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政治追求。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根治“四风”,转变作风,按照“三严三实”和“心中四有”要求,强化自身建设,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为全面坚持小康社会和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谱写“美太行”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凝聚深化改革向心力。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创新发展原动力。尽快健全完善适应新形势、新常态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重视年轻干部成长培养,提升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素质和水平。要强化基层组织基础,增强加速发展战斗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服务发展公信力。要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成果,真正做到讲规矩、守规矩。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中纪委历次全会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败工作,坚决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贪必肃,绝不姑息、绝不手软。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改进作风的有关规定,时刻自警自省自律,切实增强政治定力,努力营造政治清明、政风清纯、政通人和的良好环境。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勇担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以时不我待的创业激情、勇立潮头的争先精神、抓铁留痕的务实作风,和更加开阔的眼光、更加非凡的气魄、更加昂扬的斗志,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百万群众一起,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续航红旗渠儿女“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梦想而努力奋斗。
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不是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市人民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不是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市人大、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办、市政府办副主任,市纪委副书记、纪委常委,市委各部委负责同志,市人大、市政协各工作(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机关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有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