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创业故事】林州小伙自开拉面馆 拉出了青春风采

  发布日期:2014-12-19 11:30:05   来源:林州新闻中心   作者:崔 兵   我有话说

一年前,他还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一年后,他成了一家店面300多平米、年纳税18000元的小老板。

他就是我市2013年的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85后青年宋国鹏。宋国鹏,我市龙山街道西街村人,1986年出生,2012年7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

见到宋国鹏,他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风风火火。他面庞清秀,中等个头,身材略瘦,还有几分书卷气。寒暄之后,宋国鹏向我们谈起了他大学毕业后的创业经历。

刚毕业,他也和别人一样,啃过厚厚的公考书,但并没有成功。而且他还看到,很多榜上有名的同学,处境也没有多大改变。倒是那些自己打拼创业的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事业干得热火朝天。他对此进行了冷静思考,渐渐萌发了自主创业的强烈意识。

创业的几个难关,他是如何一一度过呢?

创业,选什么创业?他开陇上牛肉拉面馆,源自他哥哥的推荐。他哥哥知道他有创业的想法,时时留心。在上海出差时,他哥哥吃过陇上人家的牛肉面。感觉不错,他哥哥便及时向他推荐开个牛肉拉面馆。有想法就马上行动。兄弟俩南下上海,虚心向面馆主人厨师请教。之后他一人便到兰州学习。在兰州,国鹏知道了拉面的要诀“一清二白三红四绿”(汤要清,面要白,肉要鲜,菜要嫩),还陆续走访了几家大拉面馆的多位拉面名厨。

创业资金难,他是怎么解决呢?他和父亲说了自己想开拉面馆的想法。父亲说:“家里攒的钱,是留给你将来买房结婚用的。现在你要创业,赚了都是你的,赔了买房办事自己想法子。”经过他的一番陈述,他从家里拿走了20万元;又通过打借条,向大哥借了5万;又向亲朋好友筹了3万。要想开个上档次的牛肉面馆,这些钱肯定不够。他又上门做几个本地同学的工作,有四个同学入股合计20万。这来之不易的48万就作为开面馆的启动资金。

酒好也怕巷子深,开店选址也很关键。经过一番周折,他最终选在龙山路中段临近路口处。

年轻人干劲虽足,但经验不足怎么办?宋国鹏说:“市人社局不仅对我们5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免费技能培训,还奖给我们大学生创业(开业)补贴资金5000元。有了人社部门的全力支持,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更大了。”

服务员张楠说:“培训老师教会了我们服务业的一些基本礼仪,包括怎样走路、怎么站立,还有怎么招待客人。这些东西很有用,帮了我们大忙了。”

同时,宋国鹏还通过电话、QQ,向去兰州参观时认识的几个师傅、经理请教。经过不断学习、摸索,讲起如何做兰州拉面,他是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从2013年5月开业至今,每天来陇上牛肉面就餐的人不断增加,人数最多的时候有百余人同时就餐。现在楼上楼下共有14张餐桌,4个包间,营业面积达到300多平米。每季度纳税4500元;面馆有厨师6人,洗碗工2人,服务员5人,带动13人实现了就业。

问及他创业的心得有哪些?他说:“创业赶早不赶晚,刚出校门,年轻人都有很多想法,干事很有激情,是创业的黄金时间。还有就是自己认准了的事,一点要敢于去尝试,不要过多犹豫,失败总是不可避免的。摸爬滚打,才是创业的真实写照。如果在上大学期间,能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一些经验,对创业大有帮助。”

说到将来的打算,他计划在市区北部人口密集处再开一个牛肉面馆,实行大众价位,适合普通市民消费。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王晓丽说:“大学生刚出校门,最好要先就业。等到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适时创业。在创业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要做好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准备。”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