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9月份,我市慈善浪潮一浪高一浪,如火如荼。慈善行动已深入每个林州人的心里,从市区到各镇各村,慈善之花遍地开放。人人行动,人人捐款,爱心温暖着人心。
近日,记者走进了城郊乡魏家庄村,尽管9月份的慈善月已经远去,但人们谈论慈善的热潮仍未退去。村中的墙上张贴着慈善月捐款榜,村民围着它笑声欢语。村主任李明生告诉记者,今年慈善月,全村共捐款17915元,再创新高,被市慈善总会称为“慈善典型村”。
因为慈善,工作好开展
一走进村委会,最为吸引人的就是墙上的慈善工作站展示栏,村支书魏志明、村主任李明生分别为站长和副站长,但让记者疑惑的是他们名字的“明”字都写成了“民”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写了错字?
这时,妇女主任魏瑞芳笑着解释说,每一个看到这个展板的人都会疑问我们写错了字,其实不然,这是我们有意为之,慈善工作是为民工作,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两个站长的名字里正好有个谐音,我就写成了“民”。
2011年,新一届支村两委走马上任,面对着村中错综复杂的局面和遗留的历史问题,工作一时无从开展。这时,慈善一日捐给支村两委干部送来了一缕春风。 “那个时候,我们一家一户去动员,让大家捐款,尽管到最后捐款只有1600元,可工作开了个好头。”村支书魏志明告诉记者,以前做工作得挨家挨户,现在只需要做个通知就行,今年捐款只用了1天就基本完成了,这就是慈善的魅力。
因为慈善,凝聚了民心
魏家庄村连续三年的慈善月捐款依靠百姓、全民动员,2012年捐款7600元,2013年捐款16400元,今年捐款17915元,逐年递增。全村1600余人,有的捐款四五千元,有的捐款只有一元,但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献爱心。
魏伟,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在外创业事业有成。连续三年慈善月,他都捐款;村里修路,他也捐款;每年的老年节,他都给老人买礼物。
七旬高龄的老党员张贵梅,儿女、丈夫都有病,生活困难,可她不忘做善事,2012年、2013年、2014年慈善月她都捐了100元。
60岁的李启生夫妇,儿子早亡,带着孙女艰难度日,慈善经常帮助他们,深受感染。2012年捐款100元,2013年捐款150元,今年捐了300元。
……
“别人能为咱捐款,咱也能为别人捐款。”村中被慈善帮助过的困难户,一听慈善捐款非常踊跃。“我捐款,我快乐,捐款做慈善身心愉悦。”村民受慈善的感染,爱心涌动,民心凝聚。
“现在,村支两委真正的成了老百姓的主心骨,对我们班子成员,村民非常拥护,全村拧成了一股绳,大家齐心协力,工作越做越好。这和慈善分不开。”李明生说。
因为慈善,发展了经济
新一届村支两委上任以来,用慈善打开了工作局面,凝聚了人心。在他们的带领下,魏家庄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全村硬化道路4600余米,各自然村到魏家庄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发展坡地经、旅游经济,给村民找到了就业门路,增加了收入。
“我们村有山坡地2550亩,又紧邻着红旗渠一干渠。这些给坡地经济和旅游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几年时间,板栗、核桃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大小不等的农家乐、宾馆开了十几家,村民有很多到这些地方工作,不仅发展了经济,也解决了就业,创造了收入。”魏志明说,这其中都有慈善的功劳,慈善感化了人心,树立了正气。
魏家庄的越野车赛车场远近闻名,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各项工作开展的都很好,赛车场、农家乐,繁荣了经济,也改变了已有的传统发展方式,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李明生告诉记者,他相信魏家庄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记者感言:慈善能够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乡镇、一个地方,甚至是一个国家。魏家庄由一个落后村变为先进村,慈善在其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不可估量,这也是慈善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