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一个县级市创办的报纸竟然这么有水平。”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研究生邱洁一边欣赏《红旗渠》报,一边情不自禁地感叹,“不仅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而且还可以了解到国内、国外当前最新动态,可读性很强。”
7月25日,市新闻中心会议室内,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新型城镇化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3名师生,每个人手捧《红旗渠》报,正在仔细阅读。市新闻中心有关负责人向实践团一行详细介绍了该中心职责以及《红旗渠》报的版面设计等情况,并带领大家来到该单位网络部,参观了《红旗渠网》的运行情况。
据悉,该暑期实践团于7月24日至28日,在我市就新型城镇化建设及文化建设展开了一系列调研。
“林州市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也是我们选择林州作为此次暑期实践点的原因。”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涛告诉记者,“我院着力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建设这一环节,此次在林州,我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产业体系构建、城乡文化服务完善、地域文化符号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据悉,除参观我市新闻中心外,同济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还前往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实地感悟了红旗渠精神,考察了任村等乡镇的公共文化服务、教育工作,到市文化馆、二实小、隆虑巷文化街、红旗渠酒厂、中宇航空主题公园、紫光文化市场、重机集团、凤宝管业、龙山街道新兴文化社区等地展开调研。
调研期间,实践团还发放了“新型城镇化研究”调研问卷,以问卷的形式,了解我市新型城镇化和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情况。
“红旗渠精神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次来到林州,我们不仅完成了关于林州‘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暑期实践活动调研,而且深刻领悟学习了红旗渠精神,真是不虚此行。”邱洁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