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听林州老战士李银山讲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

  发布日期:2014-08-01 22:22:17   来源:林州市新闻中心   我有话说

八一建军节来临前夕,记者走访了家住我市任村镇石岗村的83岁老战士李银山,听他讲述那段枪林弹雨的艰苦日子。

千里行军

1948年10月,刚刚17岁的李银山参军入伍。由于当时的安阳城区还在国民党的控制中,他们从水冶镇出发,徒步11天、约500里后到达石家庄,成为华北补训兵团1旅1团2营7连的一名战士。在经过射击、投掷手榴弹等训练后,李银山被补充到二野四兵团十四军,成为军部直属通信营的骑兵通信员,后随部队开赴安徽江北地区准备渡江作战。1949年4月21日下午2时,李银山所在部队从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渡过长江,之后在广东、广西、江苏、四川、贵州、云南一带千里追击敌人。

由于是骑兵通信员,李银山要经常急行军传达军部命令,辛苦程度可想而知。“雨季,南方道路泥泞,我穿的布鞋陷入泥中拔不出来。有一次,情况紧急,我顾不上拔出布鞋就光脚前去传达命令。对方的一位班长看见了,连忙为我打了一双草鞋。”李银山回忆说:“国民党长期在南方进行反共宣传,造谣共产党会生吃人肉。我们部队开进的时候,老百姓都跑到山里躲起来,部队得不到有效补给。行军途中,很多人都是在路边的水坑里,舀起泥水就喝,即使这样我们部队也很好执行了三大纪律。晚上宿营的时候,一些战士睡在杂货铺的柜台上,但是没有人伸手拿柜台里的东西。”

入朝参战

1951年,李银山所在部队进入朝鲜,奉命编入15军参加战斗。在朝鲜战场上,李银山先后担任了通信员、仓库警卫员和战士。

大难不死。夏季一天,李银山在经过一座桥梁时,遭遇美军侦查机扫射。他随即跳入路边的沟壕内,子弹擦着他的大腿而过。  “入朝作战伤亡很大,我们在心理上都接受了死亡。我把所有的军装都穿在身上,要不是穿的衣服多,子弹会留下疤痕的。从沟壕中跳起后,我立即隐蔽起来。因为美军一般是先侦察机扫射,然后就是大机群轰炸。没多久美军飞机来了,整个大桥在数分钟之内被炸断。”李银山回忆道。

中转站。日本殖民朝鲜期间,将许多大山掏空,贮备军事物资。志愿军入朝后,将这些山洞作为物资中转站。李银山曾在一座长达三十里的山洞内担任警卫。据他回忆,一个营的部队守卫此仓库都捉襟见肘。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一些演出也在山洞举行。李银山端起一个写着“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搪瓷茶缸说:“这就是当时的慰问品。”

押送俘虏。一次,李银山和战友手持冲锋枪押送一队20余人的俘虏向后方转移。李银山回忆说:“途中遭遇美军飞机轰炸,我们两个害怕得不得了,生怕这群俘虏趁机逃跑。没想到我们一拉枪栓,他们都乖乖地。后来才知道,俘虏们最喜欢被志愿军俘虏,因为志愿军待他们最好了。要是落入人民军手中,恐怕就活不了多久。”

受伤。南亭里战斗期间,李银山手持冲锋枪扫射三个敌人后被炮弹炸伤头部,随即晕倒。撤出战斗后,李银山先后在42军和54军总医院住院养伤。1955年,李银山脱下军装退役回国。因为他在部队期间学会了机械操作方面的知识,在修建南谷洞水库中,他负责操作抽水机。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他又负责打炮眼。

如今,李银山老人年事已高,外加疾病困扰,许多细节已无法完整回忆,仅能记起一些片段,而且说到动情处会大口喘气,仿佛又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