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桂林镇西南部的鹤山村,200余户、690人,拥有430亩耕地,坡地三千多亩。村中多姓王、梁、李、元。
相传,明万历年间,有一姓王的人途经此地,见此处群山环绕、森林茂盛,常有仙鹤在枝头起舞,认为是好兆头,遂定居于此,起名鹤山村。在当地人的发音中, “鹤山”与“黑山”同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混称。村内刻于大清光绪二十六年的《创修戏房场棚碑记》第一句为“鹤山一村自古迄今未有戏房场棚之所,由来久 矣”,而在《重修林县志》中,有“黑山村,距县城三十六里”的记载。
村外有一山沟,名叫炭窑沟,沟内的窑洞为烧木炭所用。村内有一地方,叫水泉洼,据村内老人回忆,水泉洼内的泉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涌动,后因为气候变化,逐渐枯竭。
李卫华是鹤山村支书。2009年在修缮清朝遗传下来的祖屋时,他发现有怀抱粗的枣木横梁。枣木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质地坚硬密实、木纹细密,不易被蛀虫侵蚀,但枣树一般生长很慢,碗口粗的树干,需要长几十年。
炭窑沟、水洼泉以及怀抱粗的枣木横梁似乎可佐证,当年此地森林茂盛,常有仙鹤出没。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仙鹤已经不可考证,但村民们祈求吉祥、长寿的心理却亘古未变,围绕仙鹤传说做了不少文章。村中有一仙鹤台,底部为四方柱,顶部为两只 振翅欲飞的仙鹤,柱子上是黑底黄字的《仙鹤台》,辞曰:仙位一品,恩水喜泽。体态优雅,从容优雅。身洁如雪,高顶举色。丹红映日,吉祥安国。忠贞护家,父 唱子和。夫妇携老,歌随音协。振翅天喜,投足地乐。人神共敬,君子之德。高兮仙鹤,瑞兮仙鹤。伟兮仙鹤,兴兮仙鹤。与仙鹤台相映成趣的是村内池塘边上有一 副对联:仙池鹤映月,宝塘虹贯日。
鹤山村曾经是交通中心,南山、曹家沟等村的人去当时的小店集市都要从此处经过,久之,鹤山村富足一时。记者 在村中走访时,见到一处废弃的房屋,房屋用石块垒砌,临街的一堵墙长约二十米,墙上有八块拴马石。在以骡马为主要动力的农耕时代,骡马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 代表着农户的富足程度,该石屋的主人曾有八匹骡马,想必是当时的村内首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英汇流四支渠修到鹤山村,并且水量充沛,村内一度种植水 稻。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林三线、壶台公路等路网的建成,周边村民外出不必绕道鹤山,鹤山村逐渐衰落,人口外流严重,民间纠纷增多,“鹤山”一度被戏称为“黑山”。
修路是鹤山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老百姓的心病。2006年故去的老党员李有吉留给子孙的遗嘱中,没有关于财产如何分割的信息,而是叮嘱子孙们要修路。群 众的呼声就是工作重点,2006年底当选村支书的李卫华把修路当成新官上任的头把火来烧。他说:“李有吉是我大伯,我现在还保留着他的遗嘱。他的举动触动 了我,修好路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完成。”
鹤山村人修的第一条路是从鹤山到原康曹家沟的路,这段路的经费由鹤山村单独承担,总投资40万 元,22万元是村民集资,其中李有吉的子孙听说要修路,捐资一万元用于修路。道路总长2.2公里,路基宽5.5米,硬化路面宽4米,开工 当天,上至八十岁 的老人,下至蹒跚学步的孩童都到工地帮忙。当时的鹤山村女大学生村官张晓兰整天在工地上奔波,等路修好的时候,她被晒黑了。由于事迹突出,张晓兰当年成为 我市十佳优秀村官。趁着群众鼓起的劲头,鹤山村又于 2013年硬化了从大店到鹤山的2.8公里山路,2014年硬化村内道路一万米。
沿着村内修葺一新的水泥路向前行进,记者在村内发现一块文化墙。墙上是蓝框白底红字的《弟子规》内容选摘: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伺,不离床。旁边便是这句诗文的译文,通俗易懂。文化墙上除了《弟子规》内容选摘,还配有一副老少同乐的版画,寓教于乐。
“村内共有十块这样的文化墙,都是今年五一节前后建的。文化教育不能等,不能等经济发展上来了再着手文化教育。要在村内营造一种崇德向善的氛围,人人懂规矩、讲诚信,别人才愿意和咱鹤山人合伙干事业,才能致富。”李卫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