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4月8日,2014年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正式启动。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代表安阳市接受观摩。当 天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带领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第二组莅临我市,对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进行观摩。
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副省长张广智,省政协副主席李英杰,及各省辖市市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观摩。安阳市领导马林青、王新伟,我市领导郑中华、王军、翟建周等陪同。
四月的林州大地,满目葱翠,空气清新,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好景致。谢伏瞻带领观摩点评组一行先后来到我市光远新材料公司、重机集团高端装备制造 业孵化园、中农颖泰生物科技产业园、顺丰电动汽车产业园、陵阳新区、林州·义乌商贸城等地进行现场观摩,详细了解我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 产城互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结构质量等情况。
光远新材料公司电子级玻璃纤维项目是适应国家“十二五”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要求而确定新上的省 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投产填补了我省池窑拉丝玻纤行业空白。谢伏瞻一行走进企业总控室、拉丝车间、捻线车间、产品展示间和校验车间,边听边看,详细询问产 品研发、市场形势等情况。当了解到公司生产线采用世界最先进装备和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军工环保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时,观摩点评组成 员倍感振奋,频频点头。
中农颖泰公司以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与全国多所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共同致力于抗菌肽和微生态的广度与 深度研发。公司坚持以科研创新为主导,充分利用最优化清洁生物发酵工艺,努力做抗菌肽(尖端)行业的领导者。在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谢伏瞻一行走进生产车 间进行了实地察看。
走进顺丰电动汽车产业园,一台台崭新的电动汽车吸引了观摩点评组的注意。“项目占地多少亩?”“车的价格是多少?”“卖到哪些地方去?”谢伏瞻饶有兴致地走到一台电动车前,关切地询问。他叮嘱企业负责同志,一定要按照标准,规范生产,保证质量。
陵阳新区占地面积238.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340万平米,总投资约50亿元,计划用五年时间打造成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高效便捷、宜居休闲的现代 化新区。谢伏瞻认真听取了有关负责同志情况汇报,观看了陵阳新区规划沙盘,对承担着搬迁安置、安居保障、配套服务、就近就业四大功能的陵阳新区建设表示肯 定。
林州·义乌商贸城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约107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米。项目一期工程10万平米,于2013年11月13日正式动 工,分为商贸区、建材区、小商品交易大厅三个部分。目前,各区域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谢伏瞻一行实地察看了项目建设进展,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观看了我市中 心商务区发展规划,对商务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谢伏瞻强调,要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真正实现产业集聚。
现场观摩前,观摩点评组还认真听取了安阳市产业集聚区及我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汇报。
我市市委书记郑中华在汇报中说,林州产业集聚区规划总面积27.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8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部从业人员3.3万人。2013年全区主营业务收入5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利税1亿元。近年来,林州把产业集 聚区作为加快转型提升的重要抓手,举全市之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一是突出转型升级,实施项目拉动、创新驱动和开放带动,打造以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 技术为主导的“双高”产业体系。二是突出功能提升,提升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信息化水平,打造服务高地。三是突出产城互动,打造城市新区。四是突出集约节 约,打造绿色园区。2013年,集聚区先后引进域外资金6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976万美元。成功引进上海银州电器、山东瑞驰汽车、中建聚能电子等一批 种子项目、龙头项目。振晨千米钻机、上海汽车镁轮毂等一批高科技和高附加值项目落地建设。产业集聚区吸引力、承载力、聚合力大幅提升。
郑中华 说,下一步,我们将放大集聚区叠加效应,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总投资114亿元的江南装备制造园、电动汽车产业园、年产300万套镁轮毂等13个重点工 业项目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以成功发行城投债为契机,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科技创业园,打造开放招商新平台。三是以香 港豪德商贸城等6个重大三产项目建设为引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四是以总投资1.26亿元的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积极推进社区、学校、供热管网、生态 公园等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绿色生态园区。
据悉,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在每个省辖市观摩1个产业集聚区,观 摩项目的选择体现“四集一转”的要求,突出项目质量、主导产业、龙头带动、集群培育、拉长链条和产城互动。每个产业集聚区观摩已经建成投产的标志性龙头企 业项目1个,新近投产和在建主导产业项目2个至3个,为产业集聚区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或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个,同时观摩1个经省批复规划的服务业“两区” (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建设项目。观摩结束后,由观摩人员对产业集聚区打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