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林州头条 原创 乡镇 视频 教育 直播 生活 文旅 民间文娱 发现 摄影 房产 汽车

林州

【回忆】林州:老家的石碾与儿时战场...

「原创」  发布日期:2016-05-14 11:17:00   来源:爱林州网   作者:刘爱民   我有话说

记忆像一坛老酒,存放越久,就越发醇香。有一天你突然打开它,不用去品,轻轻地就那么在瓶口一闻,足以让你醉倒在乡愁的土炕上。

小时候,家门口东墙角有个石碾坊,家里的玉米、小麦、谷子、红署干等农作物都要在这里碾磨。记忆里,父亲在前面推,母亲在后面不停地用扫帚在碾子上搅拌着,防止碾不均匀。而我那个时候也总是表现的很兴奋,时不时用微弱的力量跟在父亲身后助推着,不只是上前凑个热闹,而是每一次碾粉对家里来说就是一次生活的改善。

有时石碾子靠毛驴拉,拉磨前先要找一块布给毛驴蒙上眼睛,不然,驴是不会往前走的。为什么要给毛驴蒙上眼睛呢?那时候也疑问过,只不过打记事起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的,习惯了就没有再去探个究竟。据说,一是怕驴转晕,蒙上眼睛,驴就以为是在直走,二是怕驴偷吃东西。

每次碾磨,碾坊四周的树梢上总会有成群结队的麻雀在集结待命,只有个别胆大的麻雀在碾子妨近处进进退退,试探着,像个侦察兵。碾磨一结束,它们就会纷拥而至,尽管碾盘上早已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但它们不会甘心,总能从碾子的缝隙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那个时候,碾子不只是碾磨粮食的工具,对于大人们来说,闲时,石碾盘像个大饭桌,一到饭点,左邻右舍就端着碗聚集过来,边吃边闲扯着村东村西、家长理短的那些新鲜事,个别稍有文化功底的人时不时扯开嗓子,发表着对时局的高见;对婶子大妈、姑娘媳妇们来说,搬个板凳围在石碾子四周,纳鞋底、搓麻绳、绣花鞋,唧唧喳喳热闹一片;对于儿时的小伙伴们来说,石碾妨自然成了玩纸牌、捉迷藏、摔泥巴的好去处。

每到过年,大人们还要在石碾盘上贴上一些“福”或“年年有余”等字样,今天看来,庄稼人其实就是图个吉祥,一方面表现出庄稼人对石碾坊的敬重,对来年丰收的一种渴望和寄托,再一方面应该就是告诫人们要勤俭持家,节俭粮食。

进入八十年初期,石碾盘慢慢被现代机械设备所代替。我们家的石碾妨也被拆分的七零八落,碾子部件有的垒了墙,有的铺了路,最大的石碾盘嫌放在那里碍事,干脆就把它埋到了地坑里。就这样,延续了几千年的石碾盘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如今,家门口的石碾坊早已被我们改造成了一块小广场,停停车、邻居们晒晒谷物什么的。如果回老家了,乡里乡亲们也还会三三两两聚在这里,拉拉家常。尽管没有了当年茶余饭后的热闹景象,但多少也还保留着纯朴的乡土风情。碾坊周围栽种了冬青和几棵银杏树,到了深秋,黄灿灿的银杏叶洒落在当年石碾妨空地上,近距离去欣赏,也不失是一道亮丽风景。

今天,在太行山的许多山村里,如果你有心,就会在某个犄角旮旯发现早已人们被遗忘的石碾子,它任风雨侵蚀、荒草淹没,早已写满沧桑。每当我看到它,心里就会不自觉地升腾起对石碾坊敬重感,它不只是历史的产物、儿时的记忆,也不是游玩是欣赏的物件,它应该是几千年农耕时期的一种文化。尽管它已风光不再,可它的厚重感会伴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越发古朴。

历史也许就是这样,只要它曾经给你的生活带来过一丝关联,说不定在不经意的某个时间就会走进跳进你的视野,溜进你的心里,勾起你温暖如春的记忆。(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林州网
视觉焦点
信息排行榜